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> 2016年第14期
编号:12854438
烧伤后真菌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防治措施探讨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6年5月15日 《中国实用医药》 2016年第14期
     【摘要】 目的 分析探讨烧伤后真菌感染的特点以及防治措施。方法 对32例烧伤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。结果 2548例烧伤患者中, 32例患者发生真菌感染, 感染发生率为1.26%。阳性标本主要分布于中段尿液、血液和创伤表面分泌物中;真菌感染通常发生在患者伤后11~20 d。结论 由于烧伤患者真菌感染的诱导因素较多, 在临床中应积极控制相关感染因素, 合理使用抗真菌类药物, 减少对患者进行侵入性操作, 提高患者自身免疫力, 做到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 可有效降低烧伤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几率。

    【关键词】 真菌感染;烧伤;防治措施

    烧伤是指由于热力、化学物质、电能、放射线等引起的皮肤、黏膜甚至是深部组织的损害, 以皮肤热力烧伤较为多见, 在我国意外伤害中占有较大的比例。感染是我国目前烧伤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, 并且其中较大部分为真菌感染[1]。本次研究通过对本院2013~2015年收治的烧伤患者中发生真菌感染的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, 探讨烧伤患者真菌感染的发生特点。现报告如下。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 1 一般资料 本院2013~2015年共收治烧伤住院治疗患者2548例, 结合其临床表现发现其中有62例疑似真菌感染, 取其创伤表面分泌物、中段尿液、痰液、深静脉导管、血液作为检验标本, 送至检验科做真菌培养和药敏实验 ......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5335 字符